「臺北監獄澄清法務部王部長蒞監視察與特別接見相關事宜」新聞稿
- 發布日期:
- 最後更新日期:108-01-16
- 資料點閱次數:797
臺灣臺北監獄 新聞稿
發稿日期: 連 絡 人:副典獄長吳澤生 連絡電話:03-3196198 |
臺北監獄澄清法務部王部長蒞監視察與特別接見相關事宜
臺灣臺北監獄針對自由時報
一、本監為打造文化監獄,推動生命教育,宣導修復式正義概念,於
(一)鼓舞生命:藉由收容人舞獅表演,一方面表示歡欣鼓舞、喜迎嘉賓的氣氛,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傳承臺灣本土的獅藝鼓擊文化,推動人文活動永續發展。
(二)展演生命:透過常見的民俗陣頭「官將首」表演,由收容人彩繪著臉譜、手拿各式法器,以三步叉及多變的陣式表演,神祕且震撼的表演張力下,傳達著懲惡揚善的倫理道德概念。
(三)生命藝術:美術班學員長期在人文氛圍的薰陶型塑下,透過臨摹梵谷畫作的過程中,體現內在的善與美。
(四)生命體驗:邀請「社團法人桃園縣肢體傷殘協進會」肢障朋友與收容人進行槌球友誼賽,藉以體驗身障者的生命鬥志與熱誠,激發向上意志,並無自由時報登載文中所謂找來受刑人陪部長打槌球,拍馬屁之情事。
(五)律動生命:結合街舞、音樂和歌曲三種元素,激盪收容人創造力,呈現氣勢磅礡澎湃的表演風格,舞出生命的活力。
(六)生命故事:由專業社工員帶領之戒毒班學員,透過自我探索內在需求,覺察毒品使用行為的癥結,以繪本製作的方式,檢視個人生命歷程,發掘生命力的根源。
(七)生命樂章:在臺北市市民管樂團專業師資的指導下,從未接觸過樂器的收容人均能以嫻熟的技巧演奏動人的樂曲,展現音樂藝術治療的成效。
(八)「回家」紀錄片首映會:藉由播放這部描述被害人家屬從悲傷轉為寬恕,以及加害人從抗拒面對過錯到請求原諒的生命歷程,彰顯修復式正義的價值,讓更多收容人重新省思自己過錯,進而對被害人表達內心歉意。
二、另本監辦理收容人特別接見均恪遵相關法規辦理,在監收容人於教化上或其他事由,認有必要時皆可申請,未侷限於特定人員,目前在監收容人之特別接見申請理由及次數等,均未違反相關法令規定。
附件下載
- 98.11.17新聞稿(澄清不實報導).doc37 KB 108-01-16 下載次數:42